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MIT 平價長蛙新選擇:Prussian Blue 普魯士藍(碳纖版) 評測



  這是我第一篇評測文,會有這篇評測文我自己也有點意外。那天我與 Prussian Blue 的老闆閒聊,一句開玩笑的「到時候幫你寫篇評測文」,他竟然想都沒想就回答「好啊!」「哇靠!難道他不知道我最毒舌誠實了嗎?」我心裡這麼想著。

  好吧!我想,他有覺悟了。

  在開始介紹與評測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價格。這次測試的碳纖維版本含腳套定價是$11500,以純碳纖維來說是相當驚人的低價,在台灣常見的品牌中,大概僅次於 Leaderfins (號稱純碳纖) 吧!也因為 Prussian Blue 這樣中低價位的定位,我們不會也不該以動輒近兩萬的頂級長蛙的角度來衡量它,而是考慮它是否有符合它價位的表現,性價比如何?

  接下來直接看看主角 Prussian Blue 吧!我這次要試踢的是碳纖維的版本,外觀如下面照片,跟幾乎所有碳纖長蛙一樣,外表呈現黑色格子狀,但不像一些品牌表面塗層非常光亮,而是呈現霧面。裸板長度為82公分,比傳統的75公分左右的長蛙長了一截。Prussian Blue 使用的是流行了好多年的主流腳套:Pathos fireblade,特色是又輕邊條又細,較不會吃掉太多碳纖板原本的彈性,然而寬扁的設計可能比較不適合腳板偏窄的女生。


要試的蛙鞋自己拍~

少見的半透明矽膠導水條,以及貼在外面的 Prussian Blue 的 logo

背面有一張序號標籤。這次測試的是 Soft 版本。


蹼面頂端造型有如海豚尾,但似乎非常眼熟...

蹼面背後的彎折角度為不小的28度。

  Prussian Blue 的導水條由半透明的矽膠製成。截面呈C形算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設計,可以更好的將水流聚集在中間。矽膠材質與傳統的橡膠導水條比起來,壽命較長,也更柔軟,但較脆弱,使用時要稍加小心。

矽膠導水條厚度約1.5公分,呈C形。


腳套邊條與導水條相接處,可以看得出來邊條有稍微材切掉1~2公分。

  外觀整體上我覺得算是中規中矩吧!沒有太多突出的特色,但也不難看,最大的亮點就是半透明的矽膠導水條吧!腳套、導水條等處的手工膠合算是細心,沒有太多溢膠。

  接下來,測試蛙鞋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要拿起來拗拗看,看看蹼面整體的彈力點、彎曲點在哪裡,在實際下水踢之前可以先有個底。這邊要提醒大家,我這次測試的是 soft 版本喔!

彎曲蹼面時呈現的形狀。

  一彎曲蹼面,立刻就能發現,整體非常柔軟,下壓蹼面以後,呈現的形狀接近半圓形,意思是彎曲點靠近中間的部分,加上超長的蹼面,可能會導致踢水時蹼面過彎,來不及回彈的狀況,這在之後的試踢時要特別注意。

  接下來就是重點的實際下水試踢啦!這次測試我們來到北部很有名的潮境保護區,感謝老天在三月底賜給我們那麼好的天氣和海況!


好天氣,下海試踢啦~!

  我必須說,跳下海一穿上蛙鞋,我有小小驚訝了一下,感受比我原先預期的好太多!先來立姿試踢一段:



  多踢了一陣子後,就會感受到先前提過的問題,長度偏長又軟加上彎曲點偏中間的結果,導致比較用力踢蛙鞋,蹼面就會彎到接近90度,沒有辦法好好好好回彈釋放動力,這點從上面的影片裡就可以觀察到。

  接下來,我們請美女助教測試下潛時的表現~


  影片中我們可以發現,在剛開始下潛的前幾米,為了對抗浮力,一般人都會比較用力、頻率稍快的踢動蛙鞋,這時候 Prussian Blue 稍微無法跟上美女助教踢動的力度與頻率而有時候在回拉時整個蹼面呈微微的S形。

柔軟的蹼面跟不上踢動的力量與頻率而有時呈現S形。

  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藉由放輕力度、放緩踢動的頻率與稍微加大擺動幅度來得到很好的改善,只是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就是了。下面的影片可以看得出放輕力度後幾乎沒有過彎的問題。



  實際試踢的表現與感受來看,Prussian Blue 其實已經超出我預期的好了,只要不是頂流、拖重物、下大深度的情況,soft 硬度足以應付輕鬆踢、開心玩的情況。而稍長的蹼面,則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踢它的頻率與幅度。


總結:
  我不能說 Prussian Blue 是多厲害的長蛙,畢竟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我認為它絕對對得起它的價格,簡而言之就是CP值夠高!


  由於我還沒機會試踢較硬的 medium 版本,所以不敢妄下定論,但對於 soft 板來說,由於較長的長度與偏軟的硬度,我會推薦60公斤以下,身高不矮的初學者使用。


P.S:本文中的照片都是我拿手機或gopro拍的喔!絕無攝影棚或PS效果!


延伸閱讀:

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新手選購指南 ─ 我該先買什麼裝備?



  自潛五年有餘,一路上不斷看到初學者們狹著滿滿熱情,或甚至被無良教練騙,一股腦兒買了不適合自己的裝備,花了許多冤枉錢、繳了很多學費後,最終才買到真正合適的裝備。因此心生寫這個系列的想法,希望透過這個系列,可以讓剛接觸這個運動的朋友們對於購買裝備有個方向,不至於繞太多冤枉路。


  首先,我們要來聊聊,在預算有限,也沒有水肺或浮潛裝備的前提下,應該先買什麼?什麼是最重要的自潛裝備呢?在這裡我們不講「最重要的裝備是自己的身體」這種幹話,直接按照重要性與購買順序來說吧!


1. 面鏡、呼吸管
  除非你跟巴瑤族一樣天生可以在水中睜目視物,加上鼻孔可以自由開闔,否則面鏡一定是融入大海最必要的裝備了。缺少面鏡,大概連起個頭都沒辦法。


  有些教練在上課時會因安全或教學需求,要求學生不使用呼吸管,但是請記得,呼吸管絕對是你徜徉大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沒有呼吸管,不要說沒辦法面朝下好好放鬆了,連基本的當個好潛伴都很困難。


  這兩個通常結合在一起的裝備,除了重要性不言而喻外,入手的價格也相對很親民,因此我將他們列為第一項入手的裝備。

面鏡呼吸管是我們親近大海最重要的裝備了!


2. 防寒衣
  也許有人會疑惑「為什麼防寒衣會排在那麼前面,很多人不是穿個比基尼就在潛了嗎?」的確,如果你只是想要盛夏時分跳到海裡消暑,到處游到處玩,偶爾順便潛一下,這種比較偏浮潛性質的自潛,只要不是很怕冷,是不太需要防寒衣沒錯。


  但是在強調呼吸與放鬆的典型自潛練習中,即使處於盛夏的海中,多數人還是需要防寒衣保暖,否則仍會感到寒冷,在失溫發抖的情況下,連閉氣都很困難了,遑論好好訓練呢?


  一件妥適的防寒衣可以讓自由潛水員在水中舒服的待上兩、三小時甚至以上,唯有如此,才能好好地玩,好好地練習自潛。

自潛防寒衣有很好的防寒效果,讓我們能夠舒適地在海中悠游。

3. 配重帶與配重
  這好像沒什麼好說的,有防寒衣就得要有相對應的重量抵銷防寒衣的浮力,否則就只能在水面當浮潛組啦(除非…你只想練靜態閉氣啦…)!


4. 長蛙鞋
  長蛙鞋可以說重要,也可以說沒有那麼重要。它提供我們自潛時可靠的動力來源,畢竟我想大部分人的徒”腳”能力沒有那麼強悍。但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你已經有一雙水肺或浮潛蛙鞋,其實不用那麼急著買長蛙鞋,可以先以原本的蛙鞋頂著用,長蛙鞋並沒有神到一穿上去,躬身、平壓等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

長蛙鞋提供了我們自潛時可靠的動力來源。


5. 電腦錶
  對很多人來說,電腦錶只是用來刷紀錄的,甚至排在最後才買,但實際上電腦錶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裝備!如果沒有電腦錶,我們將暴露於壓力傷害、缺氧及減壓症等的風險中。雖然我因為前四名都有其重要性,而將電腦錶排在第五的位置,但是如果你已經有了堪用的裝備(不一定要是自潛專用)且已經能夠輕鬆下潛的話,我會建議你將自潛電腦錶列為優先購買的裝備。


自潛電腦錶是很重要的安全配備!


6. 浮球與繩組
  如果你已經玩了一陣子自潛,能夠舒適的在海裡悠遊了,你與常一起潛水的朋友們就該考慮買至少一組浮球與對應的繩組。浮球與繩組可以在碰到海流、碰到船或能見度不佳時提供基本的保障。

浮球與繩組雖然體積大,但提供了我們很多安全保障。


7. 潛水刀/剪刀/割線器
  同樣的,這也是安全的配備。當你衰衰的不慎被漁網、魚線勾到纏到時,就很可能就需要它們來脫身,否則…自行想像了…所以當你已經具有一定下潛能力並四處潛水時,最好準備一把潛水刀、潛水剪刀或割線器以備萬一。


以下是沒有優先順序的裝備:


※ 潛水襪、手套
  潛水襪通常是用來使蛙鞋更合腳的,但是我建議即使長蛙已經夠合腳,還是至少穿雙1mm潛水襪,因為除非你手骨夠粗,總是船潛,不然在台灣礁岩上下岸,多層保護會差很多!


  手套的使用則與每個人的潛水習慣有關,如果你通常是在容易上下水的地方潛水,也不會太接近海底(比如說跟著繩子上上下下),那比較不需要手套。但是如果你要在手腳並用才能上岸的地方潛水,或常常在海底摸來摸去、抓東西...等,手套就非常必要了。


  潛水襪與手套是單價低,但消耗相對快的小東西,所以大家可以有機會就多買一兩雙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與汰換。


※ Lanyard
  Lanyard通常是在較大深度、流強或能見度差的地方訓練潛水時才會用到,如果你上完課後沒有常需要到深度較大的地方訓練,其實不一定需要購買(而且通常不便宜),但反之如果你喜歡大深度訓練、甚至未來有深度比賽的計畫,買一組好的Lanyard就很重要了。


※ 單蹼
  我知道很多人都覺得單蹼踢起來又美又優雅,幾乎是自潛另一象徵,迫不急待想要入手一雙,但我必須潑冷水地說,單蹼並不適合新手,只適合直線運動的單蹼,不管是從訓練、適應水性還是玩樂的角度來看,都不甚理想。一雙好單蹼所費不貲的價錢,對初學者來說CP值很低,若真的想體驗兩支腳合起來踢動的泳姿,可以考慮先買雙較便宜的塑膠單蹼玩玩就好。


單蹼很夢幻,但對初學者來說非常不實用。


※ 潛水手電筒
  夜潛必備(廢話...)!或是要鑽真的很黑的洞穴才需要用到,否則不用特別花這筆錢。


※鼻夾、液態面鏡
  這些都屬於深度訓練的裝備,如果你還是剛開始玩自潛的新手,完全沒必要多花錢購買這兩個裝備。


  以上我把自潛裝備的重要性都大致介紹了一遍,但介紹歸介紹,最終需要購入什麼裝還是要視自己的狀況而定喔!看完以上的介紹,心裡有沒有個譜自己要先買什麼裝備呢?接下來,我們就一一來介紹每項裝備的選購要領喔!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深蘭之夏 ─ 飛魚季與自潛



  隨著時序進入春天,達悟族人的飛魚季也一如往常地來臨,在飛魚季如果我們想到蘭嶼潛水,會碰上許多文化禁忌,稍加不注意就可能會冒犯當地族人喔!關於飛魚季的由來或傳說,請自行 google,在這兒就不贅述,這次我們將重點放在如果想在飛魚季來蘭嶼自由潛水,要注意什麼呢?


飛魚季的時間:
  每年約從二月中末的「招魚祭」開始,一直持續到八、九月左右,為期超過半年,但最主要捕捉飛魚的時間大約是3~5月這三個月。對潛水客來說,管制最嚴格的也是這三個月。


禁忌:
  依照達悟傳統文化,捕捉飛魚期間是不能下水抓魚的,原因除了怕干擾捕捉飛魚作業與不吉利外,更有資源永續的概念,讓生態得以在這幾個月間喘息、復甦。也因為這個不能下水的禁忌,理所當然的也就不能潛水了。


對潛水客的通融:
  21世紀的今天,美麗的蘭嶼每年吸引了無數的潛水客造訪,若整整三個月完全無法下水,對潛水客(以及業者)來說也未免太殘忍。因此每年在飛魚季開始前,族人們會開會討論當年飛魚季期間,可以開放潛水的區域。對!你沒聽錯!每年通融開放的程度都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各個部落內的傳統港灣與新式港口(註),是一定不能下的,其他區域則看當年狀況而定。通常再怎麼嚴格,都會開放一兩處給當地潛水及浮潛業者帶客人下水(比如說之前介紹過的龍門港)。


  依照過往經驗,每個部落,甚至各個潛點開放潛水的時間都不太一樣,其實主要取決於該部落的族人,大約從五月多開始,陸續會有當地業者或獵人前往原本不開放的區域,如果沒有引起什麼族人抗議的風聲,基本上該潛點就解禁了(但最好還是要有當地人陪同前往)。


  相信有飛魚季到蘭嶼自潛經驗的朋友會發現,其實當地人對這種看似浮潛的潛水管制比較寬鬆,尤其又是散客自行下水的話,有時候甚至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我希望大家還是要多尊重當地文化,不要在不該下水的時間地點自潛喔!


總結:
  總結來說,我會建議如果來蘭嶼的目的是潛水的話,盡量避開二月底到五月底這段管制最嚴格的期間,這樣能夠下的潛點才比較多。如果仍在掙扎猶豫想在這段期間規劃來蘭嶼潛水,可以事先詢問當地潛水店家當年的管制情況如何,自己心裡才有個底,不會到時候失落感太大,或得罪當地人喔!另外,喜歡漁獵的朋友要注意了!在飛魚季期間,即使潛點開放了,仍然不能打魚喔!

註:部落傳統港灣都是沙礫灘地形的內灣,能夠讓大船與拼板舟停泊與下水。新式海港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水泥建的港口。


深蘭之夏 ─ 飛魚季與自潛

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深蘭之夏 ─ 龍門港(蘭嶼大香菇)




  龍門港,這個位於紅頭部落內的港口,說到它,達悟族人們一定對它懷著滿腹的忿恨,恨不得它消失 ─ 因為它是為了載運核廢料才興建的。撇開邪惡的核廢料,對我們潛水人來說,卻不但是一個能在冬天安全上下的安全港灣,更是在飛魚季的傳統禁忌底下,少數能自由下水的潛點。

照片中即為載運核廢料的運輸船,在當地引起極大爭議。


可以從港邊的小沙攤或港內的樓梯下水,都非常方便。


  龍門港外主要是以沙底,伴隨著大塊礁石為主的地形,深度約10~15米,流通常不強,很適合初學者玩樂!再往外則會出現礁盤,深度較大些,流也可能較強。


  出了港後,稍微往右游出,經過一小塊沙地與礁石後,可以找到一顆巨大的團塊微孔珊瑚,俗稱蘭嶼大香菇,算是這個潛點的最大賣點吧!雖然不及綠島大香菇那般巨大壯觀,但也足夠讓人景仰的了!


與大香菇一比,人真顯渺小!



潛點難度:初級。
潛點最深:約17米。
流與深度:大香菇附近沙底約13米,越往外越深,流以平行海岸的南北向為主。
適合造訪:非吹著西南風的季節及飛魚季。

潛點注意事項:
1. 於港口潛水務必注意進出港船隻,記得帶浮球讓船能看到你們。
2. 不能獨潛!不能獨潛!!不能獨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