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

新手選購指南 ─ 自潛浮球(下) – 怎麼挑?如何選?


  接續上集(還沒看過的可以點這兒:新手選購指南 ─ 自潛浮球(上) – 功能與種類),在了解了自潛浮球有哪些功能與種類後,準備好買一顆屬於自己的浮球了嗎?在上網到處滑、四處找心儀的浮球的同時,要先問問自己幾個問題:自己買這顆浮球的用途是什麼?將在哪裡使用?會常需要帶出去旅行嗎?夠耐用嗎?以下我就以這些面向來分析給大家看看...


1. 用途
  如果買這顆浮球是為了訓練,要設置導引繩與底鉛,那不用想了,只有訓練浮球可以選,尤其內膽為內胎的傳統浮球或幾款特殊設計的款式,浮力較大,最適合自潛訓練。然而如果你覺得自己根本不懂、也不太可能認真地架設導引繩、帶著底鉛跑來跑去,使用浮球的目的是為了水面警示、定位與休息,放瓶水與Gopro輕鬆地自潛,那訓練用浮球可能就沒有太多優勢了,又大又重還充氣不便的浮球,在攜帶、旅行上反而常會造成許多不便與阻礙。也許平板式浮球或者特別輕量化、易嘴吹的浮球會更加符合你的需求。


直徑70公分起跳的訓練浮球,即使放在機車前踏板上也顯得擁擠不便。


是否會架設導引繩和底鉛嗎?這是選浮球時要好好想想的問題。


2. 顏色
  顏色很重要!顏色很重要!顏色很重要!什麼顏色的浮球直接關係到了你在自潛時的安全!傳統上浮球只有三種顏色選擇:亮橘色、亮黃色與鮮紅色。就如前篇所述,這三種顏色在海上最顯眼也最安全。近年來亞洲市場崛起,各種顏色的浮球繽紛而至,但從安全性來看,除非你的浮球只要下泳池,否則我還是建議優先選擇亮橘色或亮黃色的浮球,即便真的真的很喜歡其他顏色,也千萬不要選擇藍色、黑色或甚至迷彩的浮球,以確保安全。


浮球應該要選在海面上顯眼的顏色。

  有同學發問:那白色呢?白色的浮球安全嗎?的確,白色看似亮眼,但是為什麼從古至今鮮少人使用白色的浮球呢?其實白色在海面上並不是很顯眼,而且容易被船隻忽略,其原因有三:第一,陽光灑在海面上的反光以及陰天時海面倒映出的白雲都是白色的,而且是一整片白色,所以白色的浮球會很好地與海面融為一體。第二,浪花也是白色的,只要海面上起風出現了白浪,白色的浮球就可能會隱身於浪花之中。第三,綜合以上兩點,加上台灣周圍的漁船都非常喜歡使用保麗龍,海面上不時就會有廢棄的保麗龍漂浮,所以對船隻或漁民來說,並不會特別注意海面上白色的物體(或根本看不清楚)。綜合以上所述,白色浮球也不是一個安全的選擇。


海面一片白色反光中藏了一顆白色浮球,你看得到嗎?


3. 攜帶便利性
  這方面的考量我認為對大部分潛友們來說都相當重要,畢竟誰不想上完課後到處玩、四處潛呢? 我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攜帶的方便性,也是我在挑選浮球時的一大考量因素。談到攜帶時的便利,不外乎兩個因素:體積與重量,從這兩個面向來看,傳統使用內胎的訓練浮球便不具優勢,即使在沒有充氣的狀態下,橡膠製的內胎與外皮仍有不輕的重量與體積,充飽氣後約70公分以上的直徑更常造成攜帶時的不便。同理,小艇式浮球也有相同的缺點。


訓練浮球即使放在機車踏墊上都顯擁擠。


體積龐大的小艇式浮球,常需要背在背上才方便攜帶移動


  如果各位常需要帶著浮球四處旅行,我建議可以考慮體積、重量都偏小的平板式浮球(但就不適合架設導引繩),或是一些使用特製內膽的中小型浮球,許多塑膠內膽的浮球,重量與收納時體積都比傳統橡膠內胎輕、小許多。


平板式浮球洩氣後體積小,能輕易放進一般裝備袋中。


這類使用防水塑膠(PVC)帆布的浮球,堅固耐磨,但相對的較厚重,攜帶不便。


透水的尼龍布製的浮球外皮耐用度稍差,但重量較輕,攜帶方便。


4. 充排氣是否容易
  這個容易被人忽略的小地方也是我會考量的重點之一,原因很簡單:打氣機或機車行不是隨處都有啊!尤其若是身處異國小島,更不一定能找到打氣的地方。所以如果你的浮球需要時常充、洩氣收納或帶出去旅行,一顆可以輕易地用嘴吹起充氣、洩氣也容易的設計,可能就會比較適合你。


傳統內胎一定要使用打氣機或特殊接頭充氣。


兩種常見可以用嘴吹的吹嘴。


這種排氣閥在洩氣時非常方便,輕輕一拉就可以將浮球洩氣。


5. 置物空間
  接下來我要提的就是置物空間了,不得不說雖然置物這個功能被我列在倒數第二項,但對不管是訓練還是fun dive來說,都是很實用的功能。一般訓練浮球的置物空間很大,但也因為空間太大,每次要拿小東西時反而要東翻西找一番才能找到,這時候有額外夾層/口袋的設計就很加分。


訓練浮球如果有額外的置物空間,對我來說很加分


  從這個面向來看,我就比較不推薦大家使用魚雷式浮球與信號浮球作為fun dive或漁獵時的主浮球,因為這兩種浮球基本上沒有置物空間,連放瓶水都沒辦法。若真要帶些東西下水,就必須自己加裝扣環懸掛在外頭,如此一來不但容易碰撞損傷、更形成額外的水阻並且增加被纏繞的可能。


整體光滑,無置物空間的魚雷式浮球


6. 耐用性
  相信大家應該都不希望自己的浮球用沒多久就掛了吧?或是更慘的在海上就開始漏氣... 在耐用這個議題上,雖然很大一部分需要靠經驗的累積,實際使用一兩年,才知道品質如何,但其實還是有些一看就知道較不耐用的設計可以先避免的。舉例來說,我會避免使用單層的浮球,也就是沒有內膽與外層之分,充氣層直接裸露在外。這樣的浮球因為少了外層的保護,礁岩碰撞時比較脆弱。直射的陽光更會讓材質快速老化,進而產生破洞而漏氣。


這類沒有內外層之分的浮球,老化、破損速度比有外層保護的浮球快很多。


少數中央鏤空的訓練浮球,很容易讓陽光直射裏頭的內胎,造成內胎快速老化龜裂,放在裏頭的裝備也很容易被浪洗出來而遺失。


  看完這兩篇,有沒有對浮球的選擇比較有概念了呢?總結來說,還是那句老話:裝備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沒有最好的浮球,只有適合你的浮球。近年來因為上課時教練的使用的關係或網紅網美的推波助瀾,許多初學者第一個認識到的就是訓練浮球,之後沒有太多考慮就買了一顆大大的訓練浮球。然而他們也許根本沒有要架設導引繩與底鉛,大而重且還充氣不便的訓練浮球反而可能造成許多麻煩。因此希望透過這兩篇的介紹,可以讓大家認識與了解不同的浮球種類與功能上的差異,期待大家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浮球~!最後最後,希望大家在選擇美美的浮球的同時,還是不要忘了注意它的安全性了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