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 星期五

來聊聊免手平壓 BTV


繼上次聊過 mouthfill 後,這次我想來聊聊免手平壓 ,也稱 BTV 或 VTO(下稱 BTV ),這個許多人霧裡看花的平壓方式,相信大家都會有興趣...吧!?最後還有分享一個 BTV 的特殊應用喔!


什麼是 BTV ?

由於坊間對 BTV 實在有太多誤解與謠傳,我想必須稍微來介紹介紹 BTV 是什麼?


首先要釐清:免手平壓 BTV 不是不用平壓,和其他平壓方式一樣,它還是需要操控肌肉做平壓的動作。


那操作什麼肌肉以及背後原理是什麼呢?我們在做 BTV 時,靠的是收縮耳咽管旁的肌肉,使原本閉合的耳咽管開啟,達到中耳與鼻竇間平壓的效果。


鄂帆提肌與張肌(Levator & Tensor veli palatini),是我們 BTV 時主要使用的肌肉,其一端在耳咽管下方,一端在軟顎上。


為什麼天殺的難練?

聽起來原理甚至比法蘭茲還簡單的 BTV 為什麼難練到多數教練都不會,甚至連各自潛系統都不教呢?


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實在太難感受到那對在耳咽管旁的肌肉了!比起主要靠操控舌頭的法蘭茲,教學時還能加減動給學生看,操控完全看不到又摸不著的肌肉的 BTV ,不要說控制了,要感覺到它的存在都非常困難。


其次是因為耳咽管本身就不是多粗的構造,且有粗有細,如果天生耳咽管就偏窄,再加上一些鼻竇黏液或腫脹,即使你確實動了該肌肉,也未必能順利的拉開平壓。


一般平壓練習中常見的軟顎開闔動作,整片軟顎收縮明顯。


使用BTV時,由於肌肉一端位於軟顎上,所以收縮時也會牽動軟顎。但與單純開闔軟顎明顯不同。

BTV 的缺點

BTV 的優點,我想大家都可以想像,那它除了難學外,還有沒有缺點呢?


當然有!第一個就是它比較吃當下的身體狀況或海況,就像上面說的,如果當天身體狀況不佳,有發炎過敏、鼻涕、鼻塞或疲憊...等等,或甚至在海溫較低的情況下,那麼即使你本來會 BTV,耳咽管都有可能無法完全暢通。


第二個是它平壓的速度與力量相較法蘭茲弱很多。 BTV 偏向於被動式的平壓,藉由拉開耳咽管,讓中耳與鼻腔相連,來達到空氣壓力平衡的效果。這與法蘭茲主動用口腔加壓有著天壤之別,不論平壓力度、速度或甚至空氣量都小很多。


因為主動加壓的法蘭茲可以預先推更多的空氣進中耳與鼻竇,也可以等耳膜下陷更多時才開始平壓,所以舉例來說,如果一個潛水員躬身以後3米才需要做第一次法蘭茲,那麼他潛到20米只需平壓4次。但如果他使用 BTV ,那可能躬身的同時間就要一邊平壓了,且潛到20米很可能需要拉動耳咽管10次以上(或持續拉開著)。


BTV 實用嗎?我該練嗎?

帥就夠了!

咳咳~ 嗯... 除了帥外,實際上學會這個超難的技巧有什麼用呢?我必須說,如果你自潛大多是直上直下的訓練類型,還真的沒有多大差別,真不想用手平壓,夾個鼻夾就好。但如果你自潛有涉獵到攝影、漁獵或表演等,多一隻手可以用還是好處多多的。


哇!又帥又好用還不趕快學起來!

大家等等別衝動... 先別急著學 BTV ,因為你很有可能做白工!


BTV 可能是自潛技巧裡投資報酬率最低的一個,大概跟吐泡泡圈差不多等級... 噢不!吐泡泡圈至少比較好學...


在我認識的所有會 BTV 的潛水員裡,幾乎全屬於天生自帶的光環,撇除這些天之驕子,後天練成的寥寥無幾。


所以也就是說,和最終一定能學會的法蘭茲不同,你可能花了大把的時間,最終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再加上沒有一定要學會的必要性,造成學習上的CP值極低... 我想這也是各系統不放進教材裡的重要原因。


BTV對於攝影或漁獵等可能需要用到雙手的下潛有莫大的優勢。


我有潛力學會嗎?

當然,我想即使我前面說了這麼多,很多人還是會想練練看,自己是否能習得這又帥又厲害的絕技吧!以下我列出較有潛力學會 BTV 的人群,提供給大家參考看看:


第一,如果你平常使用法蘭茲時,所需的力道很小,鼻翼幾乎沒什麼鼓起耳咽管就打開了,且如經測量,明顯小於平均值(可以使用 Uba Project 等工具測量),那說明你的生理構造可能偏向容易平壓的,耳咽管較寬鬆,使用 BTV 時,只要施力正確,就容易平開。


反之,如果你是平常平壓就要很用力,或常常碰到鼻塞、鼻涕、鼻子發炎、過敏的人群,在練 BTV 時受到的阻礙就會相對大許多。


除此外,如果你平時生活中,在打哈欠、吞嚥或咀嚼之類的口腔相關動作時,偶爾會聽到耳膜發出類似平壓時相似的聲響,也代表你耳咽管相對較寬鬆,且你無意間很可能就動用了鄂帆提肌,只是還無法有意識的主動控制而已。


最後要提的是體組成了。大體上來說,體脂率較低的人,耳咽管會偏向寬鬆。也因此,「耳咽管開放症」通常發生在體脂率偏低的人身上。所以反過來說,如果你是上面說的耳咽管較狹窄的人,又自覺體脂肪較高,也許可以降低體脂肪試試喔!


當然耳咽管的鬆緊,還是很大程度取決於基因。但至少在我認識的所有會 BTV 的人中,幾乎沒有體脂明顯偏高的。且有趣的是,我曾認識一位常有耳咽管開放問題的潛友,在增了點肉以後,便不再有這個問題了。


可以藉由 Uba project 這類平壓測量工具測量自己推開耳咽管所需壓力。


不一樣的練習過程

作為一個後天學成 BTV 的教練,要提醒欲練 BTV 的朋友們, BTV 和其他平壓方式在練習時有不小差異。在練習 BTV 時,尤其在水中,就算操作正確也不一定會「啵」一聲像你在做其他平壓方式時一樣打開耳咽管。 因為平常不怎麼用的鄂帆提、張肌力量不大,在水壓作用下,不一定能完全拉開耳咽管。


所以我第一階段是先在沒有水壓的陸地上,抓到動用肌肉拉開耳咽管的感覺。第二階段才是在熟練這種感覺後,下水練習,且一開始必須用攀繩等方式放慢下潛速度,減緩中耳、耳咽管空間收縮的速度,才比較容易拉開。如果有聽到類似「咻~~~ 」的聲音,就代表耳咽管應該是稍微被拉開了,空氣正在內外平衡,只是速度不快而已。


以我自身為例,上述的第一階段,我花了幾天基本掌握了肌肉的操作,但幾乎無法順利在下潛中使用,因為耳咽管空氣流通的速度極慢,且只要耳咽管一關上,我就再也拉不開了。於是我又花了一兩年的時間不斷練習,才使肌肉更發達、操控性更好、能拉開足夠的空隙,可以跟得上我雙蹼甚至單蹼下潛的速度,這才最終能說自己學成了 BTV 。


所以練習 BTV 很可能不像許多人學法蘭茲時突然頓悟就學會了,而是經歷一段不斷練習、加強的過程,才最終能成功使用它。


容易被忽略的關鍵

每當提到 BTV,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一定是:你可以做到幾米啊?每次被這麼問,我總是很難第一時間回答,因為對我來說其實沒有個固定答案與限制。但也很容易理解大家為什麼總愛這麼問,畢竟大多數 BTV 使用者都是天生的,跟天生法蘭茲人類似,不清楚自己到底做了什麼與背後的原理。在這前提下,的確很容易有一定的限制。


很多人可能忽略了,BTV 並不是什麼超越物理常識的神技,它遵循了平壓的基本原則:有空氣才能平壓。沒錯,聽起來好像廢話,但有多少人意識到自己做 BTV 時,空氣是怎麼流動的呢?


就如上面說的,BTV 也需要空氣才能順利平壓,所以在使用 BTV 時,一定要確保自己的鼻竇及面鏡中有足夠的空氣,否則即便你能拉動 BTV 的肌肉,空氣也無法進入中耳。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天生 BTV 的潛水員,在一定深度時就會失效的原因。


BTV 的高階應用

最後,來分享一個可能很多人沒注意到的 BTV 應用,將來學會了或天生 BTV 的人可以試試喔!


這便是 BTV 與 mouthfill 的合併使用


傳統上 mouthfill 充氣完後須用臉頰和舌頭配合,推空氣擠開耳咽管,所以它也屬 Frenzel 的一種。但當你學會了 BTV ,做完 mouthfill 後只需放鬆軟顎,使鼻腔空氣與口腔空氣連接,就可以順順使用 BTV 的方式打開耳咽管平壓。理論上來說,這樣做的動作相較傳統 mouthfill 簡單,對一些使用 mouthfill 時,會不自主想要開聲門,或總是掙扎於推氣方式轉換的人來說,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法。



好了,這次聊聊 BTV 就到這啦!希望大家對 BTV 的了解都有多一點,早日學會又帥又厲害的 BTV 喔!



延伸閱讀:

來聊聊法蘭茲吧! Part1

來聊聊法蘭茲吧! Part2

Mouthfill 實戰,或許跟你想的不一樣?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Evolve DEEP FREEQ :一款終於能用的免平壓面鏡... 嗎?


談到免平壓面鏡,除了傳統液態面鏡的作法外,自2019年開始,革命性的薄膜式面鏡「Hektometer」開始走入了大眾的視野,其創新程度甚至寫入了AIDA教材。自此替夾著鼻夾、眼睛又不想碰水的潛水員們提供了... 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然而無論廠商怎麼吹噓,薄膜式面鏡因水壓的關係,會隨著深度增加,薄膜漸漸內陷靠近眼球,柔軟的眼皮也會同時往外鼓脹,導致視線越來越差。因此初代薄膜式面鏡的極限深度大約落在40~50米間,之後即可能完全失去視野


這個深度當然對一般 fun dive 來說是夠用了,但既然都用上鼻夾了,顯然目的不會是 fun dive 吧?這就是為什麼直到如今我們都鮮少看到60米以上的潛水員使用這類薄膜式免平壓面鏡的原因。


Evolve,一個擁有台灣血統的品牌,也在約兩年前推出自己的薄膜式免平壓面鏡。然而這款與初代 Hektometer 類似,在下潛到40幾米後,薄膜就差不多壓到眼睛上了。今年,他們再接再厲推出了二代,名為 DEEP FREEQ,號稱可以使用到100米以上。但...真的有那麼大的進步嗎?還是又一次的雷聲大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收到 DEEP FREEQ,打開仔細端詳了一番,滿滿的手作感!看得出每一支面鏡都要花上不少時間製作,難怪價格上不便宜了。


邊緣有少許溢膠,看得出組裝人員的辛勞~

綁帶型式,在海上臨時要調整長度會稍嫌麻煩。

對於第一次戴這種類似游泳蛙鏡的朋友來說,第一次使用應該會不太習慣,由於面積很小,面鏡上緣會壓在眉毛上、甚至眉毛內。且對於平時主要戴面鏡訓練的朋友來說,應該很難做到無痛轉換,還是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平時被面鏡包覆的地方直接與冰涼的海水接觸。


實際下潛的感受上,與前代相比,非常有感的在20-30米時明顯吸附感沒那麼強,視線也與在水面時差異不大,這點真的是一大進步。


25米處稍有吸附感,但視野仍未受明顯影響。


那更大深度呢?


受到拍攝器材和海域因素,暫時只能測到50米。從照片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50米時薄膜明顯下陷壓到眼睛上了,同時間眼皮也往外吸附貼在鏡片上,兩者共同作用導致視野變得非常狹窄。白話來說就是快要看不到啦!


50米處,眼皮已經貼在鏡片上,且被迫瞇成一條線了!


從以上測試來推論的話,DEEP FREEQ 最深能使用的深度應該介於60-70米,再更深應該有很大機率是會全盲的。


總結

OK,經過這次的試用,我們可以大概做個總結了!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上面的極限數字是基於我 ─ 典型東亞人的臉產生的,每個人臉型的差異可能造成不一樣的結果。比如說如果是眼窩較深遂的歐美人使用,薄膜有較大的內凹空間,不至於那麼快就壓到眼皮上,失去視野的深度就會深很多。


對於這款薄膜式面鏡,我認為最適合的人群是深度在60米內,剛接觸深度訓練的潛友,剛從面鏡想轉用鼻夾,可以此款面鏡作為一個過渡期的裝備,減輕完全不戴面鏡的緊張感。或戴隱形眼鏡下水又怕隱形眼鏡漂走的朋友,若要使用鼻夾,DEEP FREEQ 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最後提醒已經能下5、60米以上的潛友,如果有興趣使用這個面鏡下潛,一定要先從較淺的4、50米內開始嘗試喔!千萬不要戴了就直接下PB了!畢竟比起在大深度下全盲,還不如不要戴面鏡呢!

2024年7月17日 星期三

近代長蛙鞋演進三部曲 ─ 蹼面篇


長蛙鞋,這個自由潛水中最具代表性的裝備,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你知道嗎?穿在你腳上這雙貴森森的蛙鞋,其實才出現不久,尤其碳纖蛙鞋更問世僅30餘年,中間經歷了大大小小多次的改進。這次我預計以三篇的篇幅,來帶大家一探近代蛙鞋演進的細節!


雖說近代,但由於我自潛僅10多年,我會著重於這10多年來我親身經歷過,尤其是碳纖維蛙鞋的變化,相信也會更貼近大家!


首先,由於翻譯問題,我們先以上面這雙典型的長蛙鞋,讓大家清楚我的習慣用語~



腳套:穿過蛙鞋的都知道。

蹼面/鞋板:同上~

肋:也俗稱邊條,但容易和下面的導水條混淆,這邊才用英文「rib」的直譯。由腳套兩端延伸出來,用以支撐蹼面。

導水條:於蹼面兩側,用於導引、集中水流,使水流不至於往兩側逸散,常見橡膠、矽膠或塑膠材質。


碳纖製程的演進

近代自由潛水的發展,畢竟稍晚於水肺潛水,因此在自由潛水發展的早期,使用的蛙鞋與水肺蛙鞋非常相似,它們通常為橡膠製,重量很重、長度稍短、寬度較寬。但很快的人們就發現這樣的蛙鞋並不那麼適合自由潛水。其一是自潛較輕的負荷,不須要那麼寬大的蹼面。較輕的負荷與緩慢的節奏,反而更適合使用細長的蹼面。


1960年代,方初見雛型的長蛙(Gigant fins),仍較寬短。


如今主流材質 ─ 碳纖維,第一次商業運用在自潛長蛙上,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由直到如今都鼎鼎有名的 C4 推出的。較輕的重量以及絕佳的回彈,很快取代了傳統材質成為要求性能表現的自潛員的首選,自此自潛長蛙開啟了新的紀元。


C4 的 Falcon 是最早量產的碳纖長蛙之一。


雖說從90年代就進入了碳纖維時代,但在製程上,其實還是經過了一系列的演進,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傳統上碳纖板的製作其實相當簡單:舖一層碳纖布,塗一層樹脂,看要疊幾層,疊好加壓等樹脂乾就行了,這個做法甚至不需要太多大型器械,在YT上都可以找到DIY的影片。在這個基礎上加壓加溫,就是名為「熱壓成型」的工法。這個做法雖然簡單,但會有許多缺點,比如過高的樹脂比例,會大幅影響碳纖維的彈性與重量,疊層中難以避免的氣泡更會影響整體結構的強度。較大的工差與不同的樹脂占比,也容易讓每批、甚至每雙蛙鞋間有明顯不同的硬度與彈性差異。


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自製碳纖蛙鞋的教學。


因此在進入了2010年代後,模具化的生產開始大量使用在自潛蛙鞋製造上,名為 RTM (樹脂轉注成型)以及 VRTM (加入真空)的工法開始大量出現。模具化及真空機的使用,大幅減輕了蛙鞋的重量,彈性更隨之倍增。強大的真空吸引力也大幅減少樹脂內氣泡數量,增加結構強度。如果說碳纖蛙鞋的出現引領著自潛蛙鞋進入新的紀元,那麼真空模具化的工法的引入幾乎可以說是一次的革命。一直到今天,全世界最多人穿的碳纖長蛙,沒有之一的 Alchemy V3,便是使用 VRTM 的工法!


模具化的 RTM 與 VRTM 的基本原理。


到了2010年代末,即將進入新的十年之際,碳纖蛙鞋又迎來了新的變革!


真空壓力釜出現了!


嚴格來說,真空壓力釜的製程並不是新的發明,而早是要求最高的軍工、航太等產業上重要的碳纖成型方式。但由於其特殊性質,早年間受到各政府的管制,大型機台與技術沒有開放給民間生產。(*註) 直到近年,在許多國家紛紛解禁下,這項技術才開始運用在民間。簡單來說,這項技術是在原本的技術下,在大型的壓力釜內加壓,真空加上外部的加壓,能使碳纖板內的樹脂比例降至最低,彈性釋放得更快更完整,同時也能再次降低可能潛在的微小氣泡,使結構強度進一步的提升。


看到這裡,是否好奇哪雙蛙鞋運用了最新的真空壓力釜製程的呢?我想聰明的你一定猜到了,沒錯!近年來不斷刷新各項紀錄的 Cetma Taras 系列就是使用這個製程!


真空壓力釜!


尺寸的改變

觀察長蛙尺寸的改變很有趣,從幾十年前的寬寬短短,漸漸發展至十餘年前的稍寬且較長的樣子,曾幾何時,裸板約長75~80公分,寬約20±1公分成為主流了好長一段時間。期間更時不時出現超級長板的設計。


2018年時台灣常見的長蛙:沒有短於75公分的款式,甚至有板長超過90公分的。


但近幾年來,隨著碳纖維的進化,人們漸漸意識到在新製程中似乎不需要做得那麼長,更能在小擺幅、低水阻的踢法中得到更高的效率,稍短的板自此在競技中成為主流。


明顯較短的 Cetma Taras 近年橫掃各種紀錄!


寬度方面更是,人們也從過往經驗中漸漸發現,越寬的板寬,踢動時越需要左右分開雙腿避免互相碰撞,無形中降低了效率。因此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近年的主流蛙鞋,已經很少看到20公分以上的板寬了,有些更窄至18公分以下。


像這類寬度在20公分以上的板子,未來應該很難再出現了...

未來的方向

多年前,由於雙蹼在 AIDA 競賽規範中和單蹼同樣劃分在 CWT 裡,和強有力的單蹼相比,雙蹼顯然相形失色。因此大多品牌較注重外觀、漁獵和 fun dive 等功能,甚至要找到量腳訂製腳套的長蛙都不容易。


然而在 AIDA 修改規則使雙蹼獨立出來成為兩個獨立項目的強力推動下,許多品牌爭相推出更看重效率的競技向產品。我相信在各大品牌看到近年 Taras 等蛙鞋的成功後,會紛紛向它們看齊,朝著稍短、稍窄的方向開發它們下一代的競技產品。此外,我相信輕量化也會是另一重點,而這,就與下次的主題大大相關了!



番外篇:折角到底要幾度?

大家知道嗎?早期的蛙鞋是沒有基部折角的喔!但人們很快發現沒有折角的蛙鞋並不是很符合人體工學。我們的腳天生有一定的厚度,若沒有折角,蛙鞋往前與往後的動力會非常不對稱。仔細觀察,會發現市面上的蛙鞋折角大致介於20-35度間,那到底怎麼選呢?從結論來說吧!腳踝越柔軟,腳背能壓越平的人,適合折角較小的蛙鞋;反之,腳踝較硬,比較無法壓腳背的人,就會比較適合大折角。


蛙鞋折角主要目的是抵銷腳背下壓後這個依然存在的角度。



*註:實際上直到今天,真空壓力釜的技術與機器仍受部分政府管制未下放至民間企業。


下期預告:近代長蛙鞋演進三部曲 ─ 腳套篇!


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Mouthfill 實戰,或許跟你想的不一樣?


這次我們來聊聊喜愛深度的潛水員都繞不開的技巧 ─ Mouthfill Frenzel! (以下簡稱 Mouthfill)


講到 Mouthfill 就讓我想到,約莫十年前當我剛開始摸索 Mouthfill 時,它就像武俠小說中的最終絕學一樣,融會貫通了就可稱霸武林似的,是這麼一個高高在上的技術的感覺。如今隨著自潛的盛行與資訊的爆炸,Mouthfill 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相信大家即使沒還沒學過也多少聽聞過了。


這次不是要談論 Mouthfill 的概念和操作,關於這些請去問你們的教練。這次我主要是想圍繞著這項技術,聊聊這些年我看到的現象、誤區與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幫助到對那片深藍有興趣的大家。


「不夠用」恐慌症

在這些年的深度練習中,我看過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怕 Mouthfill 空氣不夠用,追求著更深更滿的 Mouthfill,但他們可能忘了,它是多麼強力的平壓方式。我敢說對絕大部分的人而言,在20-25米處充氣,完全足夠應付目標深度了。為什麼呢?


大家當初在學習 Mouthfill 時,一定學過相對深度換算:幾米處提氣,理論上潛到幾米時會用完吧!但很多人可能都忽略了,在大深度時壓力改變是極慢的,因此即使已經用完嘴裡所有的空氣,也還能下潛好一段距離


接下來,我們簡單計算一下,以1.3的壓力倍率為例(也就是躬身下潛後第一次平壓在3米處),想要下潛到90米,需要平壓幾次,以及最後一次需要在幾米平壓吧!


第1次平壓:3米

第2次平壓:6.9米

第3次平壓:約12米

第4次平壓:約18.5米

第5次平壓:約27.1米

第6次平壓:約38.3米

第7次平壓:約52.7米

第8次平壓:約71.6米

第9次平壓:約96米(已超過目標深度)

*請見下註


也就是說,如果你平時潛水的時候,躬身下潛完才需要做第一次平壓,那麼想要下到90米,最少需要8次平壓,且最後一次在71-72米間有確實平開就足夠了!


現在,結合上課時學過的,你可以算算看你在幾米處 Mouthfill 提氣就夠了呢?


技術不夠,深度來湊?

現在我們知道在大深度下潛中,最後一次需要平壓的深度不如想像中的深,那麼也許你會問:我平壓到最後一刻不是比較好比較保險嗎?


理論上這麼說當然沒有錯,沒有必要挑戰自己平壓的極限,增加中耳和耳膜受傷風險。但我們也知道,Mouthfill 想要用到更深,基本上要朝兩個方向努力:更深處完成提氣 以及 放更多氣在嘴裡。因此我們也不能忽略,在更深處提氣及充太飽可能帶來負面效果,比如說試圖充太飽可能容易導致漏氣,也容易影響放鬆。在過深處試圖用力充飽,更可能徒增擠壓傷的風。請參考: 深藍,我回來了! ─ 談嚴重擠壓傷後的恢復。退一步說,在達到目標深度時嘴裡還有剩空氣,有意義嗎?


我們要知道,大深度下潛並不單只需平壓,還會面臨姿勢技巧、心理、受傷風險、CO2累積、乳酸堆積、低氧甚至氮醉...等等諸多問題要克服,除非在所有方面都有一定的長進,否則一味追求 Mouthfill 更深更滿的充氣可能效果也不大。


除非深度真的已經達到空氣量完全不夠用了,其實大可不必追求在自己不舒服的深度充滿不習慣的空氣量。而是先將重點擺在如何在目前充氣的深度與氣量之下,細緻的、好好地用完每一分氣。等身體、心理與技巧都準備好潛到更深時,再慢慢加深或加大充氣量就好。


舉例來說,如果目標是60米,大可以在20米處做一個80%左右,不是太飽、舒舒服服的 Mouthfill,到60米前剛好用光就好。


效率?吞氣?傻傻分不清

學過 Mouthfill 的朋友一定常聽到「效率」一詞,許多教練也用水面充氣能下潛到幾米來評定一個人的  Mouthfill 水準,甚至拿來當過課標準。


學生們沒達到所謂的深度標準,教練就會說他/她的 Mouthfill 效率不好。偶爾也會有潛水員跟我聊天時表示他/她 Mouthfill 只能平壓到OO米,很是困惑,是自己平壓太多次浪費空氣嗎?是自己太用力平壓導致效率不好嗎?


效率、效率的說,到底什麼是所謂的效率?


有時候我會覺得「效率」一詞的濫用,反而容易讓人模糊焦點,看不清本質。我想,Mouthfill 是很科學的,影響 Mouthfill 最終平壓深度就兩個基本元素:充氣深度空氣量當你充氣時的空氣量與深度,已經決定了最終用完它的深度。不考慮軟顎放鬆或臨時的沾黏問題的話,中間只有一個可能會影響這個結果 ─ 漏氣


是的,就單純只是... 漏氣。


如果你在實際下深度時,做不到以 FRC 等方式練 Mouthfill 時的換算深度,那麼你要想的是:提氣的深度與量和計算中不同嗎?以及是不是漏氣(吞氣)了?而非中間多做了幾次平壓之類的所謂的「消耗空氣」。


舉例來說,一位潛水員訓練時能在水面 Mouthfill 平壓至30米,那麼他深度下潛時在20米處 Mouthfill 充氣,至少應該能平壓到110米,以百米以上的壓力改變速度,繼續下潛到130米以上一定都不是問題。如果他在實際下潛時沒有辦法平壓到接近110這個數字,那麼只有兩個可能,一是20米處時的充氣量不如水面充氣時的量,二是過程中空氣發生了洩漏,通常都是往內回到肺裡(畢竟往外太容易發現)。當然有可能兩者同時存在,但不會有所謂「效率不好」的模糊空間


說了那麼多,我要表達的不是 Mouthfill Frenzel 很簡單,相反的它可能是技術細節與變化最多的平壓方式。也不是說去計算自己嘴裡的空氣可以平壓到多深,所謂的「效率」不重要。而是我們要更科學的看待自己 Mouthfill 時碰到的問題,不是只用一句「效率不好」來帶過。


天生不同的生理構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outhfill 的效率,一部分取決於口腔、鼻竇與中耳的大小比例。口腔占比越大,理所當然的可以平壓到更深;反之,如果你有個大鼻竇,則會比較早就消耗完嘴裡的空氣。而這些,很大程度是天生的,我們只能訓練口腔充氣的技巧,充更滿的空氣,但對於鼻竇大小可就完全沒轍了。


所以如果你 Mouthfill 達不到教練或自己要求的深度,請別氣餒,不一定是自己的技巧問題,可能只是你有個比較寬廣的鼻竇而已!**註


以我自身為例,不敢說自己技巧多好,但至少目前我的 Mouthfill 水準,能帶我下到百米了,而我如果在水面 Mouthfill 充氣,也只能平壓不到25米喔!


為了避免大家睡著,這次就先聊到這,希望大家都對 Mouthfill 有了更深的認識,消化完後可以好好思考自己下深度時的平壓策略。如果大家喜歡這類主題,我之後也將陸續寫寫和深度訓練有關的文章,敬請期待囉!


*註:此算法為有經驗的潛水員的極限值,強烈不建議初學者嘗試自己的平壓極限!可能導致耳膜及中耳受傷,不可不慎。請參考:壓力相關傷害 ─ 中耳與耳膜擠壓傷


**註:話雖這麼說,但別以此為自己技巧生疏的藉口了!以我的教學經驗,一般來說,不管鼻竇大小,只要有良好的技巧,水面 Mouthfill 到20米應該都不是問題。



延伸閱讀:

來聊聊法蘭茲吧!Part1

來聊聊法蘭茲吧!Part2
深度訓練,千萬不要犯得錯
深藍,我回來了! ─ 談嚴重擠壓傷後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