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深度訓練,千萬不要犯得錯

 


近年來越來越多潛友們對深度訓練產生興趣,甚至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台灣就要舉辦第一場深度賽,相信大家都躍躍欲試,開始了自己的訓練。


運動化的自由潛水,特別是深度訓練這塊在台灣發展時間非常短,一方面也受限於環境與法規的關係,造成大部分選手或教練在這方面概念或方法並不完整,多數時候所謂的「深度訓練」淪為了一次次追逐數字的遊戲。


我不是什麼大師、大神,至今也沒取得什麼厲害的成績,但至少我想經過這麼多年來的訓練,能給對深度訓練有興趣的朋友們一些提醒,希望幫助大家不要犯上這些不值得犯的錯,而其中大部分我都犯過,也付出了代價。


別被數字蒙騙

數字是很有趣的東西,它既可以鞭策人們成長,又能將人們拉下深淵。


相信我,我絕對能體會看到數字一次次增加所帶來的成就感,但如果沉迷於表面上數字的增加,卻忽略技巧的完整度,忽視身體與心理上的真實感受,最終必定會迎來反撲。


數字是一個很表面的東西,這也是自潛比賽所帶來的缺點之一,往往人們只看到最後產生出的那組數字,而忽略了隱藏在底下的一切:技巧成熟度、成功率、受傷與否...等等,更甚者,讓人忽略了自己的初衷,自己為什麼自潛?又為了什麼下深度?難道只為了刷出一組好看的數字嗎?


不要急著拚深度

回到實際面,身體與心理的確都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新的深度,尤其在超過了RV深度這個我們身體本不被設計要到達的深度後,更需要好一段時間適應及恢復。這個時間因人、因狀況而異,短則數天,長則數月。如果在身體與心理尚未適應前硬拚深度,不但不一定拚得到,還會大幅增加受傷的風險,得不償失。


我建議在超過40米後,每次增加新深度,以2~3米為限,並至少重複三次以上,確保技巧、身體與心理上一切輕鬆正常後再增加新的深度。


不要有樣學樣

大多數自潛系統,把課程重點放在40米內的fun dive,對深度訓練方面其實著墨甚少,因此除非特別下工夫,否則大部分學生甚至教練都對深度訓練的概念及方法都只有片面的認識。


這與開頭提到的訓練環境問題,造成很多人在一知半解之下,看到別人練什麼就跟著練什麼。雖然運氣好的情況下可能也能獲得進步,但實際上往往可能不是那麼適合自己,輕則效果有限,重則造成受傷。


最好的方法是瞭解自己最需要加強的地方與能力,並據此擬定屬於自己的訓練計畫,這樣才會是有效率並適合自己的訓練。


更謹慎的面對負壓潛水

FRC與RV潛水這些負壓潛水訓練方式在台灣和亞洲地區很流行,它也的確會有一定的功用在,但很重要一定要知道的是:負壓潛水不是深度訓練必要的訓練方式!甚至國外有些一流的深度選手是幾乎不以負壓潛水訓練的。


由於負壓潛水的風行,又由於許多人對其危險性不夠重視,這些年我已經看過太多因負壓訓練而受傷的例子了。


尤其是最激進的RV下潛訓練,除非是已能穩定能下百米以上的高手,否則我認為是完全沒有必要使用的。其胸腔被壓縮的速度,達正常滿肺下潛的五至十倍,若不是經過長期訓練,身體很難承受這樣迅猛的壓力改變。況且我也不認為真的需要適應這麼快速的壓力變化,畢竟和實際情況差別太大了。


所以就像上面說的,瞭解這些訓練的目的、益處,但也要知道背後的風險,再來評估自己是否需要進行負壓下潛訓練,而不是一提到深度訓練就一定要練負壓下潛。


更嚴肅的看待擠壓傷

進行深度訓練時若不慎發生氣管或肺的擠壓傷,一定要很認真看待這個傷,不要覺得只是一兩滴血就不以為意,繼續訓練。


只要傷口沒有痊癒,重複受傷情況下傷口很容易越裂越開,甚至產生不可逆的纖維化。最糟的情況下,肺擠壓傷曾經奪走潛水員的生命。


氣管和肺受傷之後不會變得更強壯!!


去年我偶然間聽到這個令人傻眼說法,實在不知道這個謠言打哪來的?和骨骼肌肉不同,構成氣管與肺表層的上皮組織在受傷後只有可能產生彈性較差的疤痕組織,會越來越容易受傷,而不會更加「堅固」!


受傷不但要花上好一段時間恢復,還有可能使得未來身體對壓力的抵抗能力變差,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受傷。


延伸閱讀:壓力相關傷害 ─ 我咳血了!怎麼辦?


休息很重要

最後,不論你多認真的訓練,或是進行哪一種訓練,永遠要記得給自己身體與心理上一定的休息時間,也可以說休息也是訓練的一部分。


尤其是進行超過RV深度的下潛或負壓訓練,一定要限制每天的下潛次數,並每隔幾天安排一整天的休息日讓身體好好恢復。


記著,身體是在休息的時候修復、成長。沒有休息就意味著不會成長,甚至可能反而造成反效果,亦所謂的「過度訓練」。



以上是我依照這些年來自己的經驗以及觀察到的現象總結出來的,希望能幫助到接觸深度訓練不久的你。若要我以簡短的一句話給大家建議,那便會是:


慢慢來,比較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