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次聊過 mouthfill 後,這次我想來聊聊免手平壓 ,也稱 BTV 或 VTO(下稱 BTV ),這個許多人霧裡看花的平壓方式,相信大家都會有興趣...吧!?最後還有分享一個 BTV 的特殊應用喔!
什麼是 BTV ?
由於坊間對 BTV 實在有太多誤解與謠傳,我想必須稍微來介紹介紹 BTV 是什麼?
首先要釐清:免手平壓 BTV 不是不用平壓,和其他平壓方式一樣,它還是需要操控肌肉做平壓的動作。
那操作什麼肌肉以及背後原理是什麼呢?我們在做 BTV 時,靠的是收縮耳咽管旁的肌肉,使原本閉合的耳咽管開啟,達到中耳與鼻竇間平壓的效果。
鄂帆提肌與張肌(Levator & Tensor veli palatini),是我們 BTV 時主要使用的肌肉,其一端在耳咽管下方,一端在軟顎上。
為什麼天殺的難練?
聽起來原理甚至比法蘭茲還簡單的 BTV 為什麼難練到多數教練都不會,甚至連各自潛系統都不教呢?
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實在太難感受到那對在耳咽管旁的肌肉了!比起主要靠操控舌頭的法蘭茲,教學時還能加減動給學生看,操控完全看不到又摸不著的肌肉的 BTV ,不要說控制了,要感覺到它的存在都非常困難。
其次是因為耳咽管本身就不是多粗的構造,且有粗有細,如果天生耳咽管就偏窄,再加上一些鼻竇黏液或腫脹,即使你確實動了該肌肉,也未必能順利的拉開平壓。
一般平壓練習中常見的軟顎開闔動作,整片軟顎收縮明顯。
BTV 的缺點
BTV 的優點,我想大家都可以想像,那它除了難學外,還有沒有缺點呢?
當然有!第一個就是它比較吃當下的身體狀況或海況,就像上面說的,如果當天身體狀況不佳,有發炎過敏、鼻涕、鼻塞或疲憊...等等,或甚至在海溫較低的情況下,那麼即使你本來會 BTV,耳咽管都有可能無法完全暢通。
第二個是它平壓的速度與力量相較法蘭茲弱很多。 BTV 偏向於被動式的平壓,藉由拉開耳咽管,讓中耳與鼻腔相連,來達到空氣壓力平衡的效果。這與法蘭茲主動用口腔加壓有著天壤之別,不論平壓力度、速度或甚至空氣量都小很多。
因為主動加壓的法蘭茲可以預先推更多的空氣進中耳與鼻竇,也可以等耳膜下陷更多時才開始平壓,所以舉例來說,如果一個潛水員躬身以後3米才需要做第一次法蘭茲,那麼他潛到20米只需平壓4次。但如果他使用 BTV ,那可能躬身的同時間就要一邊平壓了,且潛到20米很可能需要拉動耳咽管10次以上(或持續拉開著)。
BTV 實用嗎?我該練嗎?
帥就夠了!
咳咳~ 嗯... 除了帥外,實際上學會這個超難的技巧有什麼用呢?我必須說,如果你自潛大多是直上直下的訓練類型,還真的沒有多大差別,真不想用手平壓,夾個鼻夾就好。但如果你自潛有涉獵到攝影、漁獵或表演等,多一隻手可以用還是好處多多的。
哇!又帥又好用還不趕快學起來!
大家等等別衝動... 先別急著學 BTV ,因為你很有可能做白工!
BTV 可能是自潛技巧裡投資報酬率最低的一個,大概跟吐泡泡圈差不多等級... 噢不!吐泡泡圈至少比較好學...
在我認識的所有會 BTV 的潛水員裡,幾乎全屬於天生自帶的光環,撇除這些天之驕子,後天練成的寥寥無幾。
所以也就是說,和最終一定能學會的法蘭茲不同,你可能花了大把的時間,最終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再加上沒有一定要學會的必要性,造成學習上的CP值極低... 我想這也是各系統不放進教材裡的重要原因。
我有潛力學會嗎?
當然,我想即使我前面說了這麼多,很多人還是會想練練看,自己是否能習得這又帥又厲害的絕技吧!以下我列出較有潛力學會 BTV 的人群,提供給大家參考看看:
第一,如果你平常使用法蘭茲時,所需的力道很小,鼻翼幾乎沒什麼鼓起耳咽管就打開了,且如經測量,明顯小於平均值(可以使用 Uba Project 等工具測量),那說明你的生理構造可能偏向容易平壓的,耳咽管較寬鬆,使用 BTV 時,只要施力正確,就容易平開。
反之,如果你是平常平壓就要很用力,或常常碰到鼻塞、鼻涕、鼻子發炎、過敏的人群,在練 BTV 時受到的阻礙就會相對大許多。
除此外,如果你平時生活中,在打哈欠、吞嚥或咀嚼之類的口腔相關動作時,偶爾會聽到耳膜發出類似平壓時相似的聲響,也代表你耳咽管相對較寬鬆,且你無意間很可能就動用了鄂帆提肌,只是還無法有意識的主動控制而已。
最後要提的是體組成了。大體上來說,體脂率較低的人,耳咽管會偏向寬鬆。也因此,「耳咽管開放症」通常發生在體脂率偏低的人身上。所以反過來說,如果你是上面說的耳咽管較狹窄的人,又自覺體脂肪較高,也許可以降低體脂肪試試喔!
當然耳咽管的鬆緊,還是很大程度取決於基因。但至少在我認識的所有會 BTV 的人中,幾乎沒有體脂明顯偏高的。且有趣的是,我曾認識一位常有耳咽管開放問題的潛友,在增了點肉以後,便不再有這個問題了。
不一樣的練習過程
作為一個後天學成 BTV 的教練,要提醒欲練 BTV 的朋友們, BTV 和其他平壓方式在練習時有不小差異。在練習 BTV 時,尤其在水中,就算操作正確也不一定會「啵」一聲像你在做其他平壓方式時一樣打開耳咽管。 因為平常不怎麼用的鄂帆提、張肌力量不大,在水壓作用下,不一定能完全拉開耳咽管。
所以我第一階段是先在沒有水壓的陸地上,抓到動用肌肉拉開耳咽管的感覺。第二階段才是在熟練這種感覺後,下水練習,且一開始必須用攀繩等方式放慢下潛速度,減緩中耳、耳咽管空間收縮的速度,才比較容易拉開。如果有聽到類似「咻~~~ 」的聲音,就代表耳咽管應該是稍微被拉開了,空氣正在內外平衡,只是速度不快而已。
以我自身為例,上述的第一階段,我花了幾天基本掌握了肌肉的操作,但幾乎無法順利在下潛中使用,因為耳咽管空氣流通的速度極慢,且只要耳咽管一關上,我就再也拉不開了。於是我又花了一兩年的時間不斷練習,才使肌肉更發達、操控性更好、能拉開足夠的空隙,可以跟得上我雙蹼甚至單蹼下潛的速度,這才最終能說自己學成了 BTV 。
所以練習 BTV 很可能不像許多人學法蘭茲時突然頓悟就學會了,而是經歷一段不斷練習、加強的過程,才最終能成功使用它。
容易被忽略的關鍵
每當提到 BTV,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一定是:你可以做到幾米啊?每次被這麼問,我總是很難第一時間回答,因為對我來說其實沒有個固定答案與限制。但也很容易理解大家為什麼總愛這麼問,畢竟大多數 BTV 使用者都是天生的,跟天生法蘭茲人類似,不清楚自己到底做了什麼與背後的原理。在這前提下,的確很容易有一定的限制。
很多人可能忽略了,BTV 並不是什麼超越物理常識的神技,它遵循了平壓的基本原則:有空氣才能平壓。沒錯,聽起來好像廢話,但有多少人意識到自己做 BTV 時,空氣是怎麼流動的呢?
就如上面說的,BTV 也需要空氣才能順利平壓,所以在使用 BTV 時,一定要確保自己的鼻竇及面鏡中有足夠的空氣,否則即便你能拉動 BTV 的肌肉,空氣也無法進入中耳。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天生 BTV 的潛水員,在一定深度時就會失效的原因。
BTV 的高階應用
最後,來分享一個可能很多人沒注意到的 BTV 應用,將來學會了或天生 BTV 的人可以試試喔!
這便是 BTV 與 mouthfill 的合併使用。
傳統上 mouthfill 充氣完後須用臉頰和舌頭配合,推空氣擠開耳咽管,所以它也屬 Frenzel 的一種。但當你學會了 BTV ,做完 mouthfill 後只需放鬆軟顎,使鼻腔空氣與口腔空氣連接,就可以順順使用 BTV 的方式打開耳咽管平壓。理論上來說,這樣做的動作相較傳統 mouthfill 簡單,對一些使用 mouthfill 時,會不自主想要開聲門,或總是掙扎於推氣方式轉換的人來說,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法。
好了,這次聊聊 BTV 就到這啦!希望大家對 BTV 的了解都有多一點,早日學會又帥又厲害的 BTV 喔!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