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壓力相關傷害 ─ 反阻塞


   反阻塞大概是唯一一個會在上浮過程中受的擠壓傷了吧!嚴格來說它不是一個特定部位的擠壓傷,而倒比較算是壓力引發的現象,那什麼是反阻塞呢?


成因
  我們都知道,我們下潛時的平壓,會將空氣推進中耳與鼻竇中,以達到內外壓力平衡,而這些空氣,在上浮過程中,因為波以爾定律的關係會不斷地膨脹,自然離開中耳與鼻竇。反阻塞最常發生在感冒或鼻子嚴重過敏還仍要下水的人身上,由於鼻腔分泌物增多,下潛平壓時推進中耳或鼻竇的空氣,在上升過程中膨脹,卻無法離開鼻竇或中耳,致使鼻竇或中耳的受傷(如上示意圖)。

  另外,有些使用鼻夾的潛水員,在上升過程中軟顎沒有放鬆,導致膨脹的空氣無法流回口腔與喉嚨,也會因此而受到氣體膨脹的傷害,我想這也可以歸類為一種人為的反阻塞傷害。

症狀
  反阻塞不管發生於鼻竇還是中耳,都會先有明顯的脹痛感。如果發生在中耳,輕則造成類似中耳擠壓傷的傷害,重則使耳膜破裂,甚至影響到中耳、內耳的聽覺與平衡器官,造成耳鳴或暈眩等症狀。如果發生在鼻竇,除了脹痛感外,也有可能造成鼻竇是受傷,流出大量的鼻血。

治療
  與之前提到的中耳與耳膜擠壓傷以及鼻竇擠壓傷相同,若僅有脹痛感或流些鼻血,那休息1~2週即可,若有其他症狀最好尋求專業的耳鼻喉科就診。

避免方法
  不論水肺或自潛都有可能發生反阻塞的情形,但是反阻塞對自由潛水員更危險,因為一旦反阻塞發生,沒有立即性一定可以解除的辦法,而自由潛水員的時間相當有限,上浮速度又快,因此絕對要盡量減低自己發生反阻塞的可能。

  看完上文,我想即使不用特別思考也可以知道,最簡單的避免方法就是感冒、身體不適時不要下水。如果在自潛時發現鼻涕越來越多,甚至平壓都越來越困難,最好停止潛水以避免反阻塞的發生。

  如果不幸真的發生反阻塞了怎麼辦呢?當你/妳在上升過程中發現自己有反阻塞的情況發生時,請立刻停止上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抓著導引繩),可以試試上下左右動動下顎或很輕的平壓,看看空氣會不會流出,若真的不行,也要以非常緩慢的速度上升,減緩空氣瞬間膨脹的壓力。

  最後,至於如果夾著鼻夾上升時感受到擠壓傷怎麼辦呢?這個最簡單,不要遲疑,立刻拔掉鼻夾就好啦!

戴鼻夾上升時如果有腫脹感,可以拔掉鼻夾上升。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壓力相關傷害 ─ 外耳道擠壓傷


  什麼?外耳居然也會受到擠壓傷!?相信同學們想都沒想過吧!究竟什麼是外耳道擠壓傷,它又是怎麼造成的呢?


成因
  外耳道指的是耳膜外,耳殼內的這個部分(就是掏耳朵碰得到的地方啦!)。這邊理論上與外界是直接接觸、開放的空間,應該沒有氣體空腔才對啊!為什麼會產生擠壓傷呢?想到了嗎?沒錯!就是頭套!因此外耳道擠壓傷又可稱為頭套擠壓傷。


  自潛防寒衣通常都附有合身的頭套,尤其是量身訂製的防寒衣,頭套往往非常貼合,再搭配與皮膚緊密相貼的open cell內裏,容易在防寒衣與耳朵(鼓膜)間產生一個密閉的空腔,這個空腔如果在下潛過程中沒有水流入而保持封閉,就會因為空氣體積縮小而造成外耳道的擠壓受傷。


自由潛水員在水溫較低的地方潛水一定會戴上頭套。


症狀
  一般的外耳道擠壓傷會造成外耳道腫脹疼痛,較嚴重時甚至會有組織液流出(如頁首圖)。由於是外耳道腫脹,所以當你由外按壓外耳道時,也會有明顯疼痛感,與之前介紹過的中耳擠壓傷不同。在比較極端的情況下,頭套的擠壓,除了耳道外,也有可能造成耳膜受傷,因此絕對不可輕忽。


如果受到外耳道擠壓傷,輕按外耳道就會有明顯脹痛感。



治療
  受到外耳道擠壓傷,短期內盡量避免下水,如果是一定要(想)下水的情況,也要特別注意避免頭套再次擠壓,並觀察是否有發炎的情況發生,如果沒有逐漸好轉而有發炎的情況,最好找耳鼻喉科醫師診斷治療。當然,如果有耳膜受傷的狀況,絕對要儘速就醫喔!


如何避免
  戴著頭套下潛時,要特別注意耳朵附近的感受,如果感覺頭套往下陷,外耳有明顯吸附感,就要立刻稍微拉開頭套邊緣,讓水流入。或是在每次下潛之前,都稍微拉開頭套,讓水流入外耳,就可以避免擠壓傷。


下潛時如果感覺頭套往內吸附住耳朵,就要拉開邊緣放些水進入頭套,以避免受傷。

  如果嫌每次都要拉頭套很麻煩,也可以在頭套上鑽洞,讓每次下潛時水能夠自然流入。戴上頭套以後(最好是戴著頭套潛水一段時間後,這樣位置比較準確),在頭套外、耳朵中間的位置做記號,脫下防寒衣後以燒紅的針穿刺過去,只需鑽出一個光能夠透過的孔洞即可。

在頭套耳朵處戳一個小洞可以避免外耳道擠壓傷的發生。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壓力相關傷害 ─ 面鏡擠壓傷



  面鏡擠壓傷是很常發生在初學者身上的一種傷害,但卻很容易被忽略。到底什麼是面鏡擠壓傷呢?


成因
  產生面鏡擠壓傷的原因是沒有適時的做面鏡平壓。都一路follow到這篇了,我想同學們一定對氣體空腔的壓縮很熟悉了吧?沒錯!這又是一個空氣空間被壓縮的例子。由於我們大多數時候是戴著面鏡下潛的,面鏡包覆著的這個空氣空間也需要平衡,如果沒有適時的平衡減少的空氣,就會直接造成我們眼球的受傷。靈魂之窗-眼睛喔!聽起來很可怕吧!所以不可不慎喔!


症狀
  輕微的面鏡擠壓傷其實不注意的話沒什麼痛覺,雙眼出現明顯的血絲而已。但隨著擠壓傷的嚴重程度增加,有可能會讓眼球出現整片鮮紅的瘀血。更嚴重時甚至瘀血會蔓延到眼眶周圍,就像被狠揍了一拳一樣(如下圖)。在極少數的例子裡,面鏡擠壓傷會傷及視覺,造成視線模糊或損失部分視野。

面鏡擠壓傷也常造成眼睛周圍瘀血

治療
  如果出現影響視覺的症狀,務必要盡快求助專業的眼科醫師,以做後續的診斷治療。如果只是讓眼睛紅紅的擠壓傷,理論上是不需要看醫生的,應該說看了醫生也難有幫助,只能帶著這樣血紅的雙眼直到瘀血自然消除,懲罰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做好面鏡平壓了。當然如果對自己的症狀有疑慮,還是要求助於眼科醫師喔!


避免方法
  面鏡平壓受到面鏡容積、鬆緊、臉型、潛水習慣的影響,需要平壓的深度有時深有時淺,當你/妳在潛水的過程中感到面鏡特別緊地吸附在臉上,甚至有明顯壓迫感時,就要從鼻子放一點空氣進面鏡平衡消失的空氣體積,千萬別省這些空氣了。

  有些初學者在剛接觸自潛時,會拿水肺或浮潛用的面鏡,甚至游泳的蛙鏡來使用。與自潛的低容積面鏡相比,水肺與浮潛用的面鏡通常容積非常大。越大的容積,受到波以耳定律的影響,容積改變的幅度會越大,自潛時就需要更頻繁、花費更多空氣來平衡,因此使用水肺面鏡在自潛上,往往更容易造成面鏡擠壓傷,更不要說沒有和鼻腔相連的蛙鏡了。所以自潛時,使用低容積的自潛面鏡較為適合,更能減少面鏡擠壓傷的風險。

  另外,許多初學者在下潛時會持續緊捏著鼻子,這也很容易導致面鏡擠壓傷的發生,由於阻絕了鼻竇往面鏡的唯一通道,面鏡裡的空氣無法獲得補充,自然就非常容易受傷了。所以如果你/妳有這樣的習慣,下次記得手可以放在鼻子上,但不要一直緊捏著囉!


使用水肺面鏡往往更容易使自潛初學者產生面鏡擠壓傷!

P.S:當然,不戴面鏡也是一個避免面鏡擠壓傷的方法啦… 但是我想大部分人不會這麼做就是了... 




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壓力相關傷害 ─ 鼻竇擠壓傷



  鼻竇擠壓傷是一種也滿常見的壓力擠壓傷害,尤其是對較沒有經驗的潛水員來說,往往一個不小心就受傷了,到底鼻竇擠壓傷是什麼呢?

成因
  鼻竇是好幾個其實頗大,但卻常被忽略掉的氣體空腔,因為它不但直接與口腔相連,在我們平衡耳壓的時候,空氣也會順便流進鼻竇中,使得我們幾乎忘了它的存在。鼻竇擠壓傷通常發生在感冒生病還要硬下水的人身上,由於鼻竇中黏液、鼻涕增多,堵塞了其中一些腔室,造成空氣無法順利進入平衡,而在下潛過程中受傷。少部分人天生或後天在鼻竇裡長了些息肉或是過敏、慢性鼻竇炎等,也容易造成鼻竇阻塞而受傷。

症狀
  鼻竇擠壓傷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流鼻血,而且通常是大量的鼻血。在受傷前,大多在非常淺的地方就會先有臉頰、額頭或甚至牙齦這些部位的腫脹、刺痛感。有時候鼻血會在下潛結束回到水面時流出,有時候甚至還在水下就直接噴進面鏡裡,阻塞嚴重的時候,也可能會在潛水結束後一段時間才流出。

流鼻血是鼻竇擠壓傷最明顯的症狀。

治療
  一受到鼻竇擠壓傷,請立刻停止潛水。對於那些感冒還要逞強下水的人來說,受到鼻竇擠壓傷,大約休息一至兩星期就能再下水了。當然如果是鼻息肉或慢性鼻竇炎等引發的擠壓傷,就得求助於專業的耳鼻喉科醫生從根本原因解決了。

如何避免
  避免鼻竇擠壓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感冒、鼻塞時不要下水!如果在下潛時感到額頭、臉頰或牙齦疼痛,代表鼻竇阻塞了,應立刻停止下潛往上回到水面,除非能夠解除這樣的症狀,否則絕對不要繼續下潛。

  對於下水前就覺得自己可能會有鼻竇阻塞的問題的同學(比如前一晚鼻子過敏、著涼鼻涕較多...等等),除了藥物外,可以試試看下水前熱敷(拿濕熱毛巾遮蓋口鼻吸熱蒸汽或乾脆洗個熱水澡),有時候熱敷搭配輕輕的擤鼻涕,能夠舒緩鼻竇阻塞的症狀,避免受傷。